揭秘春晚秧歌机器人 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今年春晚舞台上,东北大秧歌与科技感十足的人形机器人结合,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这些身穿红花袄、手转红手绢的机器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活泼又喜感的表演。

揭秘春晚秧歌机器人

负责编舞的是张鹏和李梦雨,他们曾担任去年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的舞蹈导演。为了让机器人学会复杂的舞蹈动作,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从视频直接生成动作的功能,可以对照演员的动作逐帧映射到机器人上。通过AI软件精细捕捉舞蹈演员的动作,形成指令代码,再由工程师进行调整,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学习效率。此次表演中,机器人团队准备了超过130个舞蹈动作,所有19个关节都要大幅度运动,这对机器人的可靠性是一次考验。

揭秘春晚秧歌机器人 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为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工程师还设计了一个小细节:让机器人变“戏法”。他们在机器人手臂上套了一个黑色袖套,隐藏技巧手绢,直到舞蹈过程中才露出并旋转起来,同步同频地与真人演员一起表演。

揭秘春晚秧歌机器人 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除了机器人,春晚舞台造型也备受瞩目。舞台设计宛如一柄“如意”,增强了现场的沉浸感和互动感。视觉总监江宇昊表示,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如意”纹样,最终选定了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一把鎏金银“如意”作为参考。如意造型打破了传统舞台与观众的关系,演员可以在如意通道和背屏前演出。

揭秘春晚秧歌机器人 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此外,今年春晚还运用了裸眼3D等技术,在实景舞台上呈现出《迎福》《伊人》《栋梁》《喜上枝头》等节目,融合现代光影艺术和传统美学,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美妙共鸣。这场表演不仅展示了现代技术的魅力,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