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苏州阊门”,优化新业解释落实态新

为什么明初有大量的苏州移民迁入苏北呢?在正史上至今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记载,而在苏北流传最广的就是上引〔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的说法,即由于苏州是张士诚的据点,朱元璋久攻不下,因而在消灭张士诚政权后对当地居民采取了强制迁往苏北的报复性措施。 县志的这一说法来自凌兰荪《凌氏族谱》,显然是以民间传说为依据的,苏北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个别族谱则称祖先是“奉旨”而迁。实际上,“奉旨”只是被强制迁移的同义词。 洪武赶散 吴必虎的调查记录了另一种说法:“听老辈说,苏州人北迁的原因是江南有麻蜂蜇人,被蜇即死,人们只好向北逃,直到过了长江才没得事。”(1989年 7月 23日涟水调查笔记 ) 此类说法显然是荒唐的,因为事实上苏州和苏南其他地方在明初并没有严重灾害的记载,当地的居民也没有都外迁。就算是遇到了灾害,周围适宜迁移的地方并不少,也不必都往苏北迁。 “洪武赶散”示意路线图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克苏州后的确曾对张士诚的支持者做过惩罚性迁移,据《明实录》记载,吴元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九月“克平江 (苏州 ),执张士诚。十月乙巳,徙苏州富民实濠州”。但这些富人是迁往朱元璋的故乡濠州 (临濠,今安徽凤阳 ),而不是苏北。 洪武三年 (1370)六月,朱元璋又迁苏 (州 )、松 (江 )、嘉(兴 )、湖 (州 )、杭 (州 )五府“无田产者”4000余户于临濠。朱元璋将故乡建为中都后,又于洪武七年从江南迁去 14万户。 朱元璋还从直隶 (今江苏、安徽、上海 )和浙江迁了 2万户至京师(今南京)。这两批移民的迁出自然也包括苏州在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北不是明初吸收移民的地区,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明朝官方史书中有关移民的记录是相当简略的,见于记载的只是当时数百万移民大潮中的一束浪花。 另一方面,元末明初的苏北与江淮、湖广、四川、华北等地一样,异常荒凉,人口极其稀少,迫切需要迁入大量人口;而苏州人烟稠密,百姓富庶,与苏北距离又近,是理想的移民输出区。 《姑苏繁华图》中的苏州阊门 在元末的战乱中,苏北遭受浩劫。元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泰州的白驹场盐贩张士诚率众起兵,五月攻克泰州、高邮等地。同月,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并继续向周围扩展。 元朝命丞相脱脱调兵镇压,十一月元军围高邮城。但不久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的兵权,围城诸军闻讯解散。 至正十五年,苏北一带发生严重饥荒,张士诚遣部将渡江向江南发展,次年攻下平江 (今苏州 )、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张士诚自高邮迁往平江。由于张士诚主力外迁,红巾军趁机进攻淮安,朱元璋军攻下泰兴,进占高邮。 青军元帅张明鉴驱逐元朝镇南王,占据扬州。由于饥荒战乱,张明鉴无粮可筹,据说只能靠屠杀城中居民吃人肉为生。至正十七年朱元璋军攻下扬州时,城中只剩下 18户居民。此后朱元璋忙于与陈友谅和元军的争战,张士诚重新占有苏北。

葛剑雄:“苏州阊门”

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取苏北,克泰州、通州,围高邮。张士诚以水军支援,朱元璋亲自出征,击败援军,至次年四月,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高邮、淮安等地,完全占有苏北。 张士诚像 尽管明朝的官方史料中对明军的杀戮多所隐讳,但常遇春以好杀著称,苏北遭受的损失可想而知。从地方志的零星记载中,苏北的惨状可见一斑:在局势平定后,扬州城中土著居民仅回升到 40余户。 江都县仅存火、郝等 18姓,淮安城中只剩下“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兴化县“土著绝少”。盐城一带,“地旷衍,湖荡居多而村落少,巨室少,民无盖藏”。其他各县的情况大同小异,整个苏北平原一片萧条。 元朝的平江路(相当于以后的苏州府)有人口200多万,明军攻克苏州时,城中还有军兵 20余万,与苏北有天壤之别。所以尽管在元末明初苏州已向淮北、南京输出了大量移民,依然可以有大批民户迁往苏北。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