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民营银行高息存款“逆袭”大行理财背后,解读分析
在人们印象中,相对理财产品,低利率是贴在银行存款产品上不变的标签。不过,随着资管新规全面落地,承诺保本理财产品的全面绝迹,而多家民营银行则以保本、高收益的存款产品,正在理财市场上逆袭“频频破净”的银行理财产品。眼下,不少冰城市民开始把理财目光,投向外地民营银行。
银行理财“刚兑”终结
曾几何时,走进各大银行营业厅,总能看到在最醒目的地方看到“保本、保息,利率X.X%”等理财产品宣传,但如今,这些已成为历史。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保本保息时代彻底终结。对很多习惯了闭着眼睛买理财市民而言,去“刚兑”后的理财现实有点难以接受。
“买了这么多年银行理财,没想到竟然真的会亏钱!”今年刚过60岁的吴阿姨早在退休前,就习惯把家里大多数存款都买成银行保本理财。她回忆,“近10年前,她就开始买银行理财产品,那时是5万起购,买了几次都很把握。后来越买越多,最多时家里的30多万存款都买了,一直都是到期还本付息。”然而前不久,她发现自己年初在一家大行买的理财产品“破净”了——不仅利息没赚到,本金还出现了小幅亏损。
其实,吴阿姨的经历并非个案。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28日,累计有3835款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生过“破净”,即持有期间的账面亏损。从产品上看,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从固定收益率产品向净值型转变。
近期,记者调查发现,哈埠工、农、中、建及浦发、光大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在售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为净值型。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净值型理财一般也会给一个到期后参考收益率,但这个利率不是给储户的承诺,只是一个风险和收益的提示。产品在持有期间,以净值的波动体现盈亏,有点类似买基金。
吉林大学金融学博士、哈尔滨学院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张新建介绍,相比于以往保本理财到期自动兑付本息,净值型银行理财最终盈亏是以到期和赎回时的净值为准,这是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体现。
基础利率+高额补贴=民营银行存款“高利率”
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终结的当下,被理财产品压制多年的银行存款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开逆袭。
“姜女士,我是XX银行的客户经理,我行有一款年利率4.5%的存款产品,保证本金和收益安全……”前不久,姜丽接到了一家银行的营销电话。“我家楼下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不到2%,他这4.5%,高太多了,我还以为是骗子呐!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微信上打开小程序,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给姜丽致电的是来自四川的一家民营银行。姜丽说,很久之前,她曾在某大型互联网平台上购买过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可能是那时留下的资料和电话。
眼下,民营银行的高收益存款产品并非个案。
前不久,福建的一家民营银行推出了一款类活期的存款产品。只要存满一个月后即可随时支取,年化利率都按照4%来计算,这几乎是一般的银行活期利率0.35%的10倍还多。而另一家位于江苏的民营银行,推出了一款存满7天后随时支取都可得到3.5%年化收益的存款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存款产品的高收益并非由利率构成,而是由银行的补贴加上基准利率组成。比如,某银行一款3.5%收益的类活期存款,存款利率实际只有0.42%,剩余3.08%由银行以福利补贴形式提供;而前文中姜丽买的一年期4.5%的产品,银行利率只有2%,剩下的2.5%是银行给的补贴。
此外,一些民营银行通过“存款给积分”方式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比如,一家位于福建的民营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2.25%,会在此基础上再给储户1.95%的福贝。所谓“福贝”其实就是积分,能按一定比例兑换微信“立减金”,通过微信当钱花。如今,类似的积分补贴在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中很常见。
即便积分补贴不如现金方便,但相比于哈埠各大银行网点一年期不到2%的存款利率,其仍具有较高性价比。
降维打击的揽储战隐秘涌动
记者调查发现,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及浦发、光大等在哈市在售低风险理财产品,一年期预期收益率一般在3.5%到4%左右,而半年期则在2.8%到3.5%左右。这比民营银行高息存款低不少,且最终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
一边是高收益且零风险的银行存款产品,另一边是不排除亏钱可能的银行理财……一场类似降维打击的揽储战,正在民营银行与国有大行间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涌动——民营银行高收益存款产品并非公开销售,主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面向特定客户。
与姜丽一样,晓莹两年前也曾在某大型互联网平台购买过外地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今年春节前后,她经常收到这家银行发来的高收益存款推介短信和电话。“当时觉得挺合适,过年时就把这个存款推荐给了亲戚朋友,但是他们下载完App后却说,根本没看到我说的那款产品,后来问了银行客服才知道,原来只有优质的老客户登录后才能显示出来,否则页面上根本看不到。”晓莹说。
还有一些民营银行须通过老客户邀请新客户的方式才能购买相关高息产品。记者根据晓莹的指导体验了交易流程。由于这些银行在哈市没有实体网点,其交易均通过下载银行App或者关注银行微信小程序,然后注册线上账户,再绑定自己名下其他银行储蓄卡,对线上账户充值,之后才能完成购买交易……整个过程,同在微信或支付宝上买理财产品类似。
“那些大银行的App,恨不得把黄金、外汇等所有跟钱有关的功能都放在界面里,手机界面字号小不少,办业务找图标都费劲,老年人在上面买理财很难,”市民王磊的吐槽很有代表性。相比于传统的国有大行推出的手机App,民营银行App功能和界面设计一目了然,字号大,界面上的产品一般就三五款,一目了然,方便中老年人使用。而这部分人群正是大额存款的主要客群。
高息存款=零风险?专家这样说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央行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据媒体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民营银行中只有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获得可以异地展业的互联网资质。
由于民营银行受“一行一点”的约束,吸储能力较弱,为获客,不少民营银行仍试图在“异地”二字上突破红线,通过线上开立Ⅱ类账户等方式异地展业。“外地民营银行之所以愿意给出如此高的利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点少,且都分布在某一个城市,吸收存款的能力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法比。”张新建表示,从银行经营的层面看,这种高息存款产品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靠贷款赚钱的银行,只有把钱以更高的利率贷出去才能有盈利,而还款能力强且愿意承受高利率的贷款人在信贷市场上也是各家银行争夺的稀缺资源。民营银行高收益存款产品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拉客户冲短期业绩,搞的阶段性促销。
事实上,外地民营银行的高收益存款确实需要抢购。“很多产品上架一两周就下架再也看不到了。”姜丽说。
民营银行的高息存款产品真的像宣传的一样刚性兑付吗?对此,张新建表示,目前我国对于银行存款施行存款保险制度,即使发生银行破产倒闭的极端情况,储户的存款只要在50万以内,都可以全额赔付。但存款保险制度不会对银行承诺给储户的利率补贴进行赔付,比如一款利率3.5%的活期存款中,银行利率为0.42%,银行补贴为3.08%,补贴利率就不在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内。万一出现银行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等极端情况,不在刚性兑付的范围内。但总体而言,民营银行出现破产倒闭的极端情况概率很小。
哈埠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内人士也提醒广大市民,由于此类产品一般都是通过电话和短信方式营销,要下载App购买。市民接到相关来电时,很难从电话中核实对方身份。因此,最好不要点击对方客服发过来的不明链接下载银行App,以免手机中毒遭遇电信诈骗,而是到正规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相关银行App。
哈尔滨日报记者 霍亮 文/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