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记者:卡扎菲之死曾让普京震惊 恐惧催生强人自救之路
俄罗斯记者谢尔盖·谢林在其新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斯大林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普京则将只会为俄罗斯“留下一片废墟”。这位流亡在外的记者称,卡扎菲之死让普京感到震惊,并使他认定西方正在追捕自己。因此,普京必须尽可能自救,而不考虑这会给俄罗斯或全世界带来怎样的后果。
谢林认为,这种恐惧让普京走上了一条与斯大林截然不同的道路。斯大林改造了苏联,将其适合于自己;而普京则将联邦机构视为制约,并设法将其摧毁。因此,斯大林留下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后普京时代将只剩下一片废墟,一切都会重建。
文章的观点过于悲观。战争确实让一些俄罗斯人对本国现状感到失望,但并未摧毁俄罗斯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盘,总体方向并未被扭转。例如,在政治方面,总统对国家杜马和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大幅增强,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普京的个人魅力和手腕之上。实际上,叶利钦时代留下的政治游戏规则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在2020年的修宪中进一步朝着扩大杜马权力、限制总统权力的方向发展。
经济方面,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混乱的私有化时代后,普京进行了重新国有化运动,但程度有限,以个案为主。同时,普京也采取了不少适当的市场化措施。整体来说,相较于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制度优化了不少。
意识形态方面,尽管过去三年大幅向右转,向沙俄传统和东正教倒退,但毕竟现在是21世纪,不论是“大俄罗斯主义”还是“斯拉夫保守主义”,都不太可能走得太远,终究要回归均值。
俄罗斯的制度和政府机构并没有被摧毁,很多现象的出现是普京的强人政治所带来的。延续这些现象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接班人,但这样的人选一直难产。即使存在有潜力的人,也不敢完全展现自己的强人一面。
这位记者得出“普京将会给俄罗斯留下一片废墟”的结论,主要是因为持续近三年的战争改变了部分俄罗斯人对国家的看法。作为旁观者,看待俄罗斯未来时应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俄罗斯的最大风险期其实是在叶利钦时代,当时经济形势糟糕,社会治安混乱,内政上寡头治国,外交上几乎毫无建树,还有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失败。这个坎迈过去了,俄罗斯再怎么折腾,基本上也不会出太大问题。
战争爆发前,尽管有人对普京不满,但对俄罗斯的未来情绪并没有那么悲观,甚至对后普京时代抱有期待。然而,谁也没想到战争会爆发,而且一打就是三年。如今三年过去了,俄罗斯尽管现状不容乐观,但也没有发展到崩溃或一片废墟的地步。政治和经济制度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关键是如何结束战争。俄罗斯政商、文化精英担心重现1918年德国战败后的“魏玛式危机”,但前提是对外战争彻底失败。如果普京能以较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俄罗斯未来出现大崩溃的概率很低,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缓慢恢复国力,发展的同时仍有积弊,存在危机但不至于崩溃。但如果普京坚持打到底,结局就说不准了。特朗普曾告诫普京,不达成协议、不结束战争就是在毁灭俄罗斯,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