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抛弃”波司登?
中国品牌由老转新、从低打高,几乎是一个行业性难题,而波司登几乎解决了全部。
早些年,凭着质量过硬、价格亲民,波司登一举成为大众羽绒服的首选。2017年后,波司登二次转型,价格直线飙升,当下均价更是达到了2000元左右。
转型拯救了波司登的业绩,却也引发了“波司登”涨价合理性大规模的讨论,甚至质疑。
近期,波司登700多元羽绒裤仅3克绒的事件冲上热搜,透过大量评论不难发现,近年大众对这家老牌企业高端转型的容忍程度,开始变低了。
现在,波司登成了黑猫投诉的常客,消费者大量不满,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退货退款等问题。
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外界对波司登的感知,既有其铺天盖地的明星代言,也有其难以匹配高溢价的产品质量,两者,几乎共同组成了“波司登现象”。
若穿透波司登主品牌迅速涨价、丢失大众市场等表面问题,波司登当下真正暴露出的,或许是这家老牌企业大量营销催熟试图品牌背后,对自身品牌打造缺乏了耐心和恒心。
波司登转型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80年代,波司登创世人高德康和11位农民工,借助8台缝纫机代工,学技术,积累经验,直到1992年,高德康创立波司登,正式拉开了创业序幕。
价格低、质量好的波司登一经出道,品牌声誉旋即打开,一步步成为国内羽绒服一哥。
2007年,波司登以“羽绒服第一股”登录港交所,一时风头无两。
可相比全品类服饰企业,由于羽绒服原材料价格不稳定,行业受季节影响大,由此引发的库存压力,也让主营羽绒服的波司登天花板较低,资金压力大。
由此,高德康带领波司登首次转型,并谈到,要将非羽绒服的产品比例增加到40%以上,成为波司登新的增长引擎。
彼时,波司登通过一系列收购与扩张,布局了男装、女装、童装等多个品类,并用合资的形式引进Petit main、BOGNER等国外品牌,扩展品牌矩阵。
可在波司登首次转型时,品牌老化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这家老牌企业:多年来,靠羽绒服起家的波司登,在大众眼里的形象是臃肿的,与不时尚基本不搭边。年轻群体谈到波司登,也会认为这是父母穿的品牌,自己很难购买。
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几乎将这家老牌企业的转型逼到死角,后遗症持续多年。尤其在波司登2013财年至2016财年,其营收连续下滑,从将近百亿规模一度腰斩,净利润从10亿降到1亿出头。
成见几乎在2016年前摧毁了波司登,导致这家成立快半个实际的老国货品牌,越努力越错。
转机出现在2017年。彼时,“万元羽绒服”加拿大鹅来势汹汹,一时引发市场追捧。
于是,已经没有新故事可讲的波司登,终于找到了破局思路。事实上,波司登虽有品牌老化问题,可早年间的量大管饱,已经在大众消费者心中,牢牢占据了羽绒服心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认知。
借此,波司登重新审视市场和定位,二次转型,瞄准国内玩家相对稀少的1000—8000元羽绒服价格区间,全面布局高端生产线,更换了使用几十年的品牌logo,不做多元化,聚焦主品牌。
营销上,波司登为克服品牌老化的核心问题,开启了大撒币模式,不断联名世界级IP,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合作,频繁出现在米兰、伦敦、纽约等时装周,一路签下过杨幂、易烊千玺、谷爱凌等流量明星,产品直接对标加拿大鹅和Moncler,向年轻化和时尚化转型。
渠道上,波司登在线下渠道密集调整,包括关闭低效门店、鼓励加盟、打造TOP店,以及开展灵活运营旺季店,不断推动业务流程变革,实现了单店经营的提质增效,在淡季,波司登还能以冲锋衣等低价产品引流,反季促销羽绒服,极大提高了自身的运营效率。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波司登主品牌迎来了新生,其价格也开始了大幅上涨:2019年,波司登推出登峰1.0系列售价破万,2021年登峰2.0系列卖到1.48万。此外,包括极寒、泡芙、高端户外、滑雪等围绕羽绒服的高价细分产品矩阵步步推出后,波司登主品牌羽绒服价格也一路上涨。
曾经亲民的价格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波司登动辄几千的吊牌价。数据显示,2017年波司登吊牌均价1000元左右,2018年主品牌提价幅度超过30%,2021年,波司登均价1800元左右,4年累计涨幅一度达到80%。
当下,买不起波司登已经不再是一句玩笑:如果打开各大电商平台,或者走进波司登线下门店,售价3000元以上的羽绒服随处可见。并且,波司登的涨价还远远没有结束。
此前,波司登CFO朱高峰曾表示,“波司登旗下的羽绒服均价已经达到了1600元,未来几年还会继续涨价,目标均价达到2000元左右”。
波司登执行董事梅冬曾明确表示,目前1000元至3000元价格带仍是公司大盘,但也将继续加码3000元以上价格带市场。
而在波司登大刀阔斧的二次转型下,波司登营收和利润也大幅提升。短短四年后得2023/2024财年,波司登营收破200亿大关,净利润也从9.81亿翻了4倍,突破30亿。
当下,波司登毛利率达到60%左右,已经和对标的加拿大鹅毛利率基本持平。
什么是“波司登现象”?
可物极必反。当下,大幅涨价的波司登,也掀起了市场对“波司登现象”的密集讨论。
从成本侧来说,尽管当下羽绒价格持续上涨,然而,单一羽绒服充绒量一般不会超过300克,即便考虑到鸭绒羽绒的涨价,其成本提升的几十到一百多元,也不足以支撑波司登动辄几百上千元价格涨幅。
并且,若考虑到波司登整体的毛利率已经从2018财年的46%大幅提升到了现在的60%,那么,可以说波司登溢价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材料涨幅。
此外,波司登现在几乎成为黑猫投诉常客,上千条投诉量信息中,消费者大多指向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退货退款等问题。甚至,最近因一条售价700多元、充绒量却仅有3克的羽绒裤,波司登再上热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议论。
一如当年波司登首次转型遭遇的市场冷遇,现在外界对波司登有了两大明显感知:一是其源源不绝、铺天盖地的代言,二是其难以匹配极高的溢价的产品质量。两者,几乎共同构建了“波司登现象”。
这对致力于打造高端化的波司登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这点上说,以上种种围绕波司登高价引发争议的核心,其实还在于用户心智:除了一直存在品牌老化的问题外,波司登在高端品牌力沉淀还不算充足时,却以大量短期营销,试图一举催熟催大品牌,显得耐心不够。
这些年,支撑波司登在四大时装周中频繁露脸的,就在于不断高涨的营销费用:2018至2024财年,波司登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4.52亿增至80.55亿,增长率达到了21.92%,高于同期营收17.37%年复合增长率,总营收占比接近40%。
甚至到了2025财年中期(截至2024年9月末止6个月),波司登销售及分销开支仍能同比增长12.07%至22.75亿元,转型不到7年,已累计支出超370亿的销售费用。
仅从数据上说,这也意味着,若消费者购买一件2000元的波司登羽绒服,将有800元“撒给”了明星爱豆、红毯模特等,堪称真正的用爱发电。
事实上,艾媒咨询曾在2023年报告中指出,有将近八成消费者愿意接受1200元以下的羽绒服,选择1200元以上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占比只有20.3%。
可再波司登密集的舆论“攻势”下,消费者似乎正起了逆反心理。类似的情况,也反映在波司登天猫平台旗舰店的销量上:该店月销量最高的,往往是300元左右的羽绒服,而先前波司登上万元的登峰系列,其价格已降低到了7000元左右价位,可也很少有人购买。六千元左右的高价产品则销量惨淡,只有几十人甚至只有个位数付款。
某种程度上说,品牌向上,一直是困恼中国企业的一大难题。
然而,在波司登跟随加拿大鹅大幅涨价的五年里,波司登更核心的问题,或许在于品牌向上时不仅缺乏耐心,也缺乏对恒心。
无论国内国外,品牌向上几乎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捷径。尤其是,几十年来无数次中国品牌与海外品牌对抗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那些短期内贸然涨价,直接进入海外大牌的价格带竞争的品牌,最后往往会被打回原形,经历一段漫长的阵痛期。
与之相反的是,国有品牌能够赢下品牌竞争的,一种类似安踏将战争拉长到十年,二十年,用时间换品牌价值,做厚底子,做足实力,才去真正挑战。
然而,这些年的波司登,却则义无反顾走上了另一条见效更“快”的道路:这对以平价亲民策略起家的波司登来说,高昂的价格或许在短期内能拉高财务数据,可时间一旦放长,往往消耗的,则是最早一批赖以为生的大众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随波司登价格一同增长还有其存货规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波司登存货达到59.49亿,相较2023财年末的31.97亿增长了85.7%。其中,原材料存货同比增长73%至20.81亿,制成品同比增长44%至38.24亿元,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29天至189天。
大众市场鸭鸭“背刺”波司登?
也是在波司登全力进军高端市场的几年里,空缺的大众羽绒服市场,则迎来了深层次的改变。
去年以来,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由不足千亿,迅速攀升至接近2000亿,市场逻辑迅速变化:随着线上渠道对羽绒服的重新塑造,这个原本被定义为小众的服装品类,开始全面大众化。
高端化不再是国产羽绒服的唯一出路,而屡屡在中国多个行业领域持续上演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经典战役,在羽绒服市场又一次重现。
因转型侧重点不同,波司登实际上已经在大众竞争中错失身位。尽管,今年11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波司登曾表示,将加大普惠羽绒服赛道布局,未来将旗下子品牌雪中飞定位于普惠高性价羽绒服,与主品牌波司登形成差异化布局。
而波司登主打低价市场的雪中飞,过去三年业务营收从9.7亿上涨到了20亿,同比增长超100%,远超同期主品牌涨幅的45%。却在体量上,远远落后于鸭鸭。
值得玩味的是,波司登的雪中飞品牌,近两年在品牌向下中决心似乎不够:这两年,不仅举办品牌大秀、开设线下大型旗舰店,前不久还官宣了明星成毅作为代言人。到了今年,雪中飞不少应季新款羽绒服的售价都突破了2500元。
某种程度上,波司登大众市场的错失,既是品牌策略的选择,也源于其线上渠道建设的不足。
一个直观的案例是,一直擅长反季销售的波司登,当下对线下渠道的重视程度则大于线上,这也直接导致了,去年自身Q2、Q3的销售额同比增速能达25.5%,可今年电商拉动反季消费大盘激增时,波司登的同比增速却滑落到了19.4%。
从这点上说,当下的波司登,不仅没能吃到大众红利,也没吃到太多电商红利。甚至,当下波司登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推的多是2000-3000元的款式。
也是这几年,原本远远落在波司登、走性价比路线的鸭鸭羽绒服,打通了线上渠道,还相继布局达人播、自播,一举取得了高速成长:2019年,鸭鸭羽绒服线上GMV不足1亿,2023年则激增到了150亿,增速大超波司登的同时,营收也在同步逼近。
此外,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雅鹿,在2020年借助音直播再度崛起。其电商GMV从2020年的36亿连续增长到了2023年120亿。
而在高端产品上,波司登主品牌的竞争形势也不容乐观。
例如,成立已有20多年的老品牌高梵2020年也启动了二次转型,主打“黑金鹅绒服”,打入千元以上鹅绒羽绒服市场。在波司登强调保暖技术时,高梵同样也在提倡“科技感”。
从下打上的鸭鸭,也开始逐渐对品牌定位做了升级,先后官宣了王一博、鞠婧祎等明星代言,以打开年轻人市场。9月,鸭鸭亮相米兰时装周,拿出了2024“黑标鹅”系列。
此外,更多跨界竞争者,也通过精细化材质和多元化营销策略向中高端化进军,除了鸭鸭的Goose系列,以及骆驼、李宁、安踏、lululemon等运动品牌,以及优衣库、海澜之家、朗姿等四季服饰品牌,也在纷纷跨界。
波司登,降价是“自杀”?
多年来,面对羽绒服季节周期性强、不得不看天吃饭的窘境,波司登尝试过多种创新打法。
例如,1995年夏天,高德康就率领波司登在北京王府井百货,首创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反季销售。
高德康曾回忆道:“最多的一天,在王府井百货就销售了780件,满大街都是拎着波司登购物袋的顾客。”
彼时得两个月,波司登就卖掉了2.5万件羽绒服,回款500万元。
类似这样聪明的销售举措,波司登一直研究透彻。先前财报会上,谈及未来发展,波司登管理层就曾表示,除了羽绒服主业务外,今年波司登在防晒衣、三合一冲锋衣等创新品类上的增速很快。
而借助冲锋衣、防晒衣淡季引流,在反季节线下门店,去重新提振羽绒服的销售“术”,波司登一直不遑多让。
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得波司登却对市场观察、消费者体察等,能够展现其核心经营思路的“道”,似乎随着近些年大笔营销、大肆催熟品牌、大幅涨价后,其对用户的诚意,如同那条700多元仅含3克的羽绒裤一样,似乎显得含诚量不足。
尤其是,当主品牌尚未做深做透、高端品牌力沉淀不够充足、高端化深入人心尚需时日时,一直将羽绒服作为主营业务的波司登,面对市场上扑面而来的竞争压力,一旦大众心智重新根基动摇,或许不是好事。
“降价是短效的手段,长期看就是‘自杀’”
不过,“越卖越贵”的波司登,其副总裁芮劲松在11月29日的交流会上却表示,品牌要有定力,不能摇摆,没有一个品牌完全通过降价就能越做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