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的大学生不想谈恋爱,婚恋观念发生明显变化
56.9%的大学生不想谈恋爱
近日,《中国人口报》发文称,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婚恋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56.9%的同学表示目前并不想谈恋爱。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不愿意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来平衡学习与恋爱的关系。这一结果表明,由于缺少系统、科学的婚恋教育,大学生对情感关系的认知较为模糊。调查研究发现,82%的大学生反映其所在的学校没有开设婚恋课;仅有2.51%的大学生上过婚恋课;65.99%的大学生希望所在高校开设婚恋课。
高校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谈恋爱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作用,通过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方式,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调研显示,大学生期望高校婚恋教育课程最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开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通过分析案例讲授知识,通过自述故事结课。他们最希望获取两性沟通方面的知识。
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中国人口报》建议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结合大学生对婚恋教育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高校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婚恋教育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反思,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做准备。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本专科低年级学生,重点讲授人口国情、新型婚育观念等内容;对于本专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讲授两性沟通等亲密关系维护方面的知识。
此外,建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灵活利用非传统形式开展婚恋教育。例如,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录制婚恋相关课程,打造特色网络婚恋教育平台,方便学生自由学习和与教师交流。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如课程结课方式探索采取分析现实案例的形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高校婚恋教育提升自身婚恋素养。
建立课程反馈机制,让学生匿名评价课程。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根据学生评价完善课程,确保课程的价值性,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婚恋观的目的。
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应重视加大对婚恋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例如,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加与婚恋教育相关的思政教育培训和研究活动。
高校、家庭、社会应协同推动婚恋教育。由于大学生不只在校园生活,家庭和社会应与高校形成婚恋教育合力,系统传授婚恋知识。家庭层面应注重传递正确的婚恋观和当好表率,帮助大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社会层面要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注重营造健康、积极的婚育文化氛围。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