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电子烟入侵校园 董总呼吁提高吸烟法定年龄
(7日讯)董总要求政府正视在籍学生吸食电子烟比率上升的警示,欲保护青少年免于烟害,治本之道就是加强宣导和教育,修法提高法定吸烟年龄,内阁跨部门携手防堵电子烟入侵校园,严厉执法取缔违规者。 董总今日发文告表示,副教育部长黄家和较早前在国会指出,目前国内涉及吸食电子烟的学生人数已近2万人,这一情况已不容小觑。 “学生及青少年正值成长期,应当远离烟害的威胁。然而,近年在各种电子烟的营销话术误导下,令青少年产生错误观念,以为电子烟无害,也不会成瘾,甚至有助戒烟。” 董总指出,我国每年超过2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并发症。尽管每年可征收至少40亿令吉的烟草税,但每年用于治疗与香烟相关疾病,就耗费60亿令吉,预料未来几年还会增加。 “鉴于包括电子烟在内的各种烟品对健康危害甚巨,由此引起的巨额医疗保健费用,及其发病和死亡率带来的人力资本损失,势必造成国家经济的沉重负担。” 据统计,全球至少超过34个国家已禁止销售电子烟,另有共121个国家实施严格监管。因此,董总郑重呼吁政府修订《2024年烟草产品管控法令》,听取大马医药协会、防止滥用药物理事会(MASAC)等公卫团体建议,提高法定吸烟年龄至21岁,遏阻吸烟人口年轻化的趋势。 文告表示,早在2023年11月国会就提呈《烟草产品管控法令》时,政府删除“无烟世代”条文,招致公民社会批评。未来检讨新增相关条文之前,要求政府必须在国人吸烟成瘾问题上立场坚定,确保公共场所落实全面禁烟,以国民健康、公共卫生为重,而非烟品税收。 尽管现有法律下法定吸烟年龄为18 岁,但由于缺乏执法力度,导致公共场所内成年和未成年吸烟者,仍屡见不鲜,例如先前曾一度被严厉取缔的咖啡店、麻末档、小食店等,也重现吸烟场景。 “为此,政府必须以实际行动展现执法决心,包括阻止商家和消费者在禁烟区吸烟,切勿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再次发生,才能有效减少吸烟人口。” 此外,董总也认为,应持续积极推动各项烟害防制政策,尤其教育部须严格落实中小学全面禁止吸烟,纳入各级学校校规管理,推动教育倡导,加强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在健康安全的校园中学习与成长。 至于卫生部则应提供多元戒烟管道,安排接受戒烟的卫生教育,帮助想要戒烟的青少年,远离烟害,找回健康。 董总 电子烟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