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香江/夏宝龙冀香港工商界强优势求变革\屠海鸣

昨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在深圳召开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29位香港工商界人士出席座谈会。  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高度重视此次座谈会。除夏宝龙主任亲自主持会议外,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霁;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等出席座谈会。  夏宝龙主任在座谈会上指出,香港工商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香港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应该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与香港发展、国家发展的关系,坚定对香港发展、国家发展的信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内涵,共同建设美好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更好发挥作用。  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企业家提出六点希望,为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建设香港、贡献国家指方向、划重点。夏宝龙其中讲到:“要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巩固住、提升好香港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夏宝龙指出的以上两个重点,对于香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夏宝龙在讲话中提出,中央挺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香港工商界、企业家不要当“评论家”、不要做“旁观者”,要当“实干家”、要做“行动派”,以实际行动强优势而求变革,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港为家,倚港兴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中,高度肯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夏宝龙希望香港工商界、企业家“以港为家、倚港兴业”,正是希望香港工商界以祖籍宁波的香港老一辈企业家为榜样,把“爱国心、桑梓情”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资香港、融入香港、发展香港。  应该看到,如今投资香港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央已经或者即将出台300多项改革措施,这意味着中国这艘经济大船进入了“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将成为发展重点,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应该敏锐地意识到,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来临,对接国家战略,扩大在香港的投资,则会抢占先机。  应该看到,融入香港是爱国爱港的具体体现。“爱国爱港”不是空泛抽象的概念,而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对于香港工商界、企业家来说,就是要“用投资说话”、“用在港业务说话”、“用发展的业绩说话”。只有真心把香港当成自己的家,多“投资”而不是“投机”,才能赢得中央、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  应该看到,发展香港是责任和使命。香港发展得好,香港的企业就有前途;如果香港发展得不好,香港的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过往许多香港企业的兴衰也印证了这个规律。因此,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应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担当,把发展香港、贡献香港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  真正做到“以港为家”,才能实现“倚港兴业”。夏宝龙主任所言,深刻揭示了“家”与“业”的辩证关系,发人深思。  提升传统优势,工商界应当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充分体现了对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的珍视和关爱。  夏宝龙针对香港工商界、企业家提出“巩固住、提升好传统优势”,正是希望工商界、企业家主动担当作为,在这方面要多做实事、不当看客。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货物、资金、人员、资讯等自由流动,拥有最自由、最开放、最国际化的美誉;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全球重要的证券市场、全球重要的国际银行业务中心、全球重要的保险市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等;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有10万多家贸易公司,商业网络遍布全球,专业服务发达;香港是全球最大的航运中心之一,铁路、公路、水路网络十分发达,香港港口每周约有240班国际货柜班轮,连接全球460多个目的地,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空港,货运量全球第一;香港是全球法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全球排名前100的律师事务所半数以上在香港执业……  以上优势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和赖以成功的重要元素。香港的优势是在发展中创造的,同样也要在发展中去巩固、去提升。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夏宝龙一再希望香港工商界、企业家以实际行动擦亮“金字招牌”。香港工商界、企业家既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香港的优势越强,工商界、企业家受益也会越大。  开拓新产业新业态,工商界是“探路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香港十分珍惜,中央也十分珍惜,希望香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夏宝龙希望香港工商界、企业家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是洞察全球产业发展大势、聚焦香港发展实际的中肯之言。  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汹涌澎湃,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起步晚、差距大,不容忽视。  以“研发投入”这个关键指标为例。香港的研发投入占经济比重仅为1.07%,远远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2.73%,也远远低于中国内地的2.65%,而一河之隔的深圳相比,已经是经济比重的5.8%;再与北京相比,北京的研发投入早已超过了经济比重的6%。  即使香港的优势产业,在创新方面也做得不够。比如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在创造新的消费场景、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体验,以及创造新业态方面,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再看看香港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都是在传统产业上“精耕细作”,在新兴产业上“开疆拓土”的不多,在未来产业上“谋篇布局”的更少。  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应看到危机,积极作为,理应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探路者”、新动能的“培育者”。  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寄予厚望。他指出,希望香港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新天地。强优势求变革,工商界、企业家重任在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工商界、企业家理应争先!  (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系列评论之一)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