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AI的声音:中国商业航天何时走向成熟?
以SpaceX为代表,商业航天正在重塑全球航天产业的格局与边界。可复用火箭、太空旅行、卫星互联网,持续的技术创新催生出商业航天一片广阔蓝海。
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热潮始于2015年,产业集聚初步显现,资本市场也在助推其发展。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技术与市场两端快速追赶。
2024年两会期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让商业航天产业站在了新的起跑线。
信息来源:Kimi,记者整理
AI看未来
商业航天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究竟如何?月之暗面旗下AI大模型Kimi给出了它的预测:
“商业航天行业,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未来,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深入化。
首先,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将被吸引进入这一领域。特别是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商业航天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包括通信、导航、遥感等多个方面。此外,随着全球对太空探索和利用的重视,商业航天将成为连接地球与太空的重要桥梁。
图片由快手可图大模型生成
其次,技术创新将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同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航天器的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使航天器更加智能化,提高其在轨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
图片由快手可图大模型生成
再次,国际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商业航天的全球化趋势,国际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频繁。一方面,各国将通过合作共享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各国也将通过竞争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商业航天的大众化趋势将日益明显。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商业航天将逐渐从高不可攀的领域走向大众化,成为更多企业和个人可以参与的领域。这将为商业航天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机会。”
企业发声:对未来几年形成产业闭环保持乐观
另一方面,业内企业如何看待商业航天发展趋势?对此,蓝箭航天副总裁、规划发展中心总经理张静茹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展开对话。
NBD: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什么?
张静茹:总的来说,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还有政策支持都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来源。我认为未来三五年,最为关键的驱动力还是在于技术创新,不管是在运载火箭还是在卫星技术方面,中国商业航天关键技术攻关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还有巨大的潜力待释放。
行业急需低成本、高可靠、充足的空间运载运力,同时还需要突破卫星通信载荷的技术核心。这些需要火箭动力技术、低成本箭体制造技术、火箭回收技术、高效的火箭测发技术、卫星通信载荷技术等关键创新成果。
随着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可靠性提升、批量化、产业化等效果逐渐体现出来,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还会大大拓展,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行业的发展还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从全球领先企业SpaceX的发展路径,我们也可以验证这个行业发展的路径。
NBD:中国商业航天行业还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张静茹: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是依托中国深厚的航天工业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发展的,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大机遇。目前,商业航天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我国商业航天整体处于探索和业务布局阶段,还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闭环。这个产业闭环指的是通过自身商业上的盈利形成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促使整个行业自我运转、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对未来几年内形成这个产业闭环是乐观的,随着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星、箭等产品逐渐成熟,行业下游应用不断拓展,整个行业一定会逐渐达成这个产业闭环。
NBD:请具体谈谈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实现的突破性进展?
张静茹:未来,一方面的突破进展在于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比如在运载火箭领域,蓝箭航天将通过朱雀三号火箭达成可复用火箭的技术突破,为行业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充足运力。预计2026年,蓝箭航天一家公司可提供的运载能力就能超过200吨,超过2023年国内一年总计的运载能力。在整个行业内运载火箭运力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下,行业整体的运力水平会有较大的提升。这个运力的大幅提升不仅可以加速卫星互联网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还将为太空经济展开更大的想象空间,真正实现“降低进入太空的门槛”。
另一方面的突破进展在于实现商业航天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形成一个产业闭环,行业整体来说具有商业上盈利的能力,能够不依赖外部融资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通道。
NBD: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将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商业航天市场?
张静茹: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是有独特优势的,首先是我国工业基础雄厚带来的成本优势、供应链优势;其次是在过去几十年的航天国际合作中,中国为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太空发射,形成了可靠性高、履约能力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强等良好的口碑,这也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的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就需要以商业航天企业为主体,在国家航天进出口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发射市场,以灵活的市场模式、投资模式满足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航天、利用太空、带动科技发展的强烈需求。
NBD:针对行业监管、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太空垃圾等问题,您认为未来行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最大化行业利益?
张静茹:目前,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摆在行业最前面的问题应该还是行业监管,要建立完善覆盖商业航天科研、生产、试验、发射、测控、运维等全链条的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商业航天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主体责任,确保商业航天行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就蓝箭航天来说,公司在安全和质量方面严格把关,坚持严把合规红线,守住质量底线,创新争取上线。
对于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太空垃圾等问题,一方面要寄希望于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国际、国内对太空活动监管规则的进一步制定和明晰。作为全球航天强国,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太空规则的制订,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也要想办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扩大在国际上的规则制定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