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马上评|清明档票房遇冷的冷思考

  • 经济
  • 2025-04-07 15:47:03
  • 17

4月4日至6日,清明档有多达十余部中外新片上映,其中不乏著名导演、一线明星坐镇的话题作品,却并没有产生任何一部头部爆款,市场反应和观众口碑都比较平淡,总票房仅3.78亿元。

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清明档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然而,这可能并不是清明档的“错”。事实上,虽然被称作清明档,但三天假期也只比平时的周末多一天而已。更何况,清明假期既有扫墓祭祖的肃穆活动,也有亲近自然的踏青游玩,大家都很“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前往电影院的观众数量少了一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不光是清明档,除了我们熟知的暑期档、春节档、国庆档算得上名副其实,一年当中还有一些令人感到困惑的档期。比如六一档、520档、情人节档,其实都只有一天,甚至也未必是法定节假日。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电影行业是否太过于热衷营销,甚至于生造档期的概念?

就拿这个清明档期来说,《向阳·花》《不说话的爱》《阳光照耀青春里》等电影集体观照弱势群体,这本是好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题材、内容的“撞车”,并不利于头部“爆款”的产生。事实上,在短时间内集中过多电影作品,本来就很容易造成资源分配的重复和浪费。

清明档结束后不久,我们又将迎来今年的五一档。截至目前,已有马丽主演《水饺皇后》、刘德华主演的《猎金·游戏》、张婧仪主演的《独一无二》等8部新片定档,可以预见,这又是一个短兵相接、竞争激烈的拥挤档期。

但细心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在清明档到五一档之间的周末中,并没有多少重量级的电影上映。周末档乏人问津,大档期大片扎堆,如此市场现象是否健康,显然也值得商榷。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150亿元票房、3.1亿观影人次的佳绩,这固然可喜可贺,但回归常态后,市场更需要保障优质内容的供给,持续推高广大观众的观影热情。

就此而言,比起讨论清明档期的票房成绩,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进一步合理化电影市场的资源布局,避免一些热门档期的过度拥挤,为更多电影作品提供发展空间,也为更多普通观众提供丰富选择。

有话要说...